“远”在浦东航头,“真实”的美式郊居生活
都说美国有钱人住在郊外,环境清新、宜居舒适,且不论金地艺华年的这美式生活模仿的像与不像,就这“远”的问题上,我看已经有了异曲同工之妙。就说从人民广场出发吧,8号线坐到底(航天博物馆站),再转乘183路公交车,22站之后,便可抵达艺华年社区。
当天跑盘是和同事一起乘车去的,9点出发,抵达时已是11点半了,尴尬的午饭时间里,实在不便打扰售楼处,然而重压在身的探盘任务,又让我们颇为踌躇。“先吃午饭吧”我提议,在骄阳似火的大中午跑盘,午餐建议通常能起到提神的作用。然而,建议刚才出口,我已经后悔了,举目望去这里方圆数里之内似乎没有一个店家,解决午饭问题谈何容易?不过转念一想,那美国人天天靠着汽车轮子,也许过的就是这种日子,在家门口的杂货店买东西那可能是中国人的专利。
一番抱怨、愤怒、自我安慰之后,我俩的午饭只能在艺华年社区新开的一家小便利店解决,一开始想吃泡面,被告知没有开水,最后也只能啃饼干了。坐在社区美式风情街的酒吧椅上,直面社区外一望无垠的田野,吃着小便利店买来的山寨“奥利奥”,笔者的心情格外的惆怅,这美国人有钱人的生活好像也忒惨点儿了。
缺乏生活配套,艺华年的先天不足
据了解,金地艺华年所处的航三路地区还真没有什么生活配套,方圆2公里之内,最实用的就是方窑路上的农工商超市,听说当地居民都指着它消费。此外,另一个生活聚居区就是航头镇,镇区距离金地艺华年起码有3公里,步行有些吃力。航头镇如今还只是一片自给自足的小城镇,没有大型的商场、超市、电影院,有的只是一些农家个体的小馆子,周末闲来无事吃吃,想要指着它解决一日三餐,那是绝无可能的。
虽然航头板块的现状让人有些沮丧,但是金地艺华年的房子还是很有看头的,听说将来艺华年还将建造自己的商业中心,就让我们前去一探究竟吧!
阳台:形态各异、优雅释然
要数清褐石街区建筑的阳台种类绝非易事,有资料显示一幢真正的褐石建筑,阳台的种类能达到13中之多:缩近墙体的内阳台;楼下邻居家的飘窗形成的小露台;顶层户型的露台;每户人家卧室的山花阳台等等,每一种阳台都配以优雅的铁艺,令钢筋水泥的建筑自然而然的散发出一种静谧的味道,金地艺境做得稍微简单一些,阳台的种类不超过4种,然而此次金地艺华年的褐石街区带来了超过8种的阳台,这算是对于原味美式褐石的一种礼赞,也是fun88备用褐石社区逐步升级,接近原作的一种明证。
窗子:色彩缤纷、五花八门
相比阳台,褐石街区建筑的窗子可谓更加的复杂多变,先说窗体的形态。美国的褐石街区大多建造于一两百年前,那时还没有如今这么高级的铝合金钢窗,用的大多是木制的小平窗,并且为了营造建筑丰富多样的感官,窗框加入了诸多修饰,比如运用绿或者淡蓝的颜色,这让经历了岁月风霜的褐石建筑有了一种新的活力;此外在窗子自身的形态上,也是比较单一的平开窗,然而此次金地艺华年的褐石建筑却在保留原有风味的基础上加入了固定铝钢窗、上旋窗、推拉窗、单双悬窗等10余种现代窗体,加上建筑体外表大面积茶色玻璃幕墙的运用使得金地艺华年的褐石建筑拥有一种现代公寓的色彩,这无疑受益于近十年来国内房地产的蓬勃发展。
透过玩味的窗子洞见生活
窗子的构造上,褐石建筑也有诸多特征,比如有的窗子是按置于楼体表面的,与外墙一般齐;而有的窗子则是凹缩在墙体内部的,窗框与建筑表层外墙之间的距离能达到十余公分,而且美国褐石街区的公寓房窗子大多以小窗体示人,这与褐石建筑发源地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的地理环境不无关系,波士顿背靠新英格兰高地,滨海临河,地势低平,每年7月间的最高温度22度,小窗体能够提升房屋室内保温效果;由于fun88备用与波士顿的气候、地理环境均有所不同,所以金地艺年华没有照搬美式褐石建筑小窗体的特点;而是加以了改进,使之更加符合本地的环境和居住习惯,根据我们的测量,金地艺华年的窗子面积大多在3.5平方米以上,并且房型内大量使用落地窗和低窗,以保证室内完好的通风、采光效果。
八角窗和花园凸窗的运用
在窗子的设计上,金地艺华年有对美式原味褐石有所突破,但也有所保留,特别是对于那些经典元素,金地艺华年更是不折不扣的复制下来;八角凸窗和花园凸窗可以说是红砖立面之外,褐石建筑的另外两个极具代表性的元素,八角凸窗大多运用在客厅、主卧等房型内具备观景视野的功能空间内,它是中世纪欧洲建筑窗体复制到美洲后的一个变种,它的优点在于能够将更多的阳光引入室内,同时能够增加室内的空间;八角凸窗的中间通常固定,两侧可以平开或者双悬,这样既可以提供一个全景的视野,又能增加房子的价值;花园凸窗可以说是美国居家建筑原创的一种窗体,由于大多数郊居的美国人家里都有大片的草坪,这草坪正是房屋主人引以为傲的资本;所以花园凸窗一般安置在客厅或者起居室,当客人登门时,主人不经意间拉开窗帘,客人就可以观赏到窗外舒适的草坪和绿树,同时花园凸窗也同样能大幅增加室内采光。
墙:斑驳的红砖墙记录旧日芳华
通体的红砖墙可以说是褐石建筑的灵魂,它与中国以往民居中运用的红砖墙体不同,褐石建筑的红砖墙体带给人一种厚重感,再加上小窗体设计,令整个建筑带给人一种浑厚的时代气息。说实在的,美式的褐石街区之所以吸引人,原因就在于它那种略显斑驳的旧色和红砖线条的几何形勾勒所形成独树一帜的个性。这两点,金地艺华年都运用了相应的方式给予了完好的呈现。由于美国的褐石街区大多拥有近百年的历史,建筑墙体的表面均产生了雨雪冲刷后风化浸水的痕迹,严重时建筑局部表面的红砖甚至有些发黑,为了表现这一特点,金地艺华年特别对墙体实施了一些“做旧”处理。首先在墙体的用材上,金地艺华年并不是真的用红砖砌墙,而是定做了这样一种赤褐色的形似红砖的沙石面砖,这种沙石面砖表面凹凸不平,正好表现褐石建筑的斑驳感;有了这种特殊材料,建筑工人在设计师的指导下按照一定规律将面砖粘贴在水泥墙体的表面,让建筑穿上了一件历史感厚重的外衣;同时,在贴面的工序上,金地艺华年也有自己的讲究,首先铺帖在墙体上的面砖排布要十分缜密,因为如果稍有稀疏墙体就会像一桩残破的建筑,与民工工房无异,适得其反;其次要注意墙砖的颜色,让颜色深浅合一的面砖铺贴在同一区域,以彰显建筑的时代印记。
特殊技艺展现历史风味
此外,在走访社区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金地艺华年在铺贴面砖的工艺中所运用的勾缝技艺也是很有特点的。目前,市面上住宅项目,如果要将面砖或者石材附着在建筑表面,一般采用水泥粘贴或者石材干挂两种方式,金地艺华年采用的水泥粘贴,但是它所采用的水泥又不是一般的灰色水泥,因为如果那样,墙砖之间的缝隙自然会显出灰白的颜色,那么就破坏了建筑的“做旧感”,所以金地以一种黑色的粘合剂代替普通的水泥,这样就为红色的面砖下铺就了一张黑色的背景布,“做旧”的效果就出来了;我们曾经为这种特殊的黑色粘合剂询问过项目的相关负责人,但对方并未透露这是何种材料,只说它的粘合效果比一般的水泥要好,而且还能增强建筑的保温效果。
姿态万千的红砖墙
红砖墙形态各异的几何形状与线条是勾勒褐石建筑的点睛之笔,在这点上金地艺华年超越了金地艺境,据说金地艺华年拥有上百种各自不同的砖墙建筑线条和形状。除了沿袭金地艺境面砖横贴和竖贴“混搭”的工艺以外,金地艺华年还加入了转角墙面;还原美式建筑的房屋檐角的柔性处理等等技艺,令整个褐石街区有了八九分“美国范儿”。
褐石街区中的90公馆
90公馆位于小区最北端4幢8层高的小高层公寓楼中,位置临近航三路。日后马路噪音可能会对居住产生一些影响,但社区营造的氛围很安静,可以从感官上平抑噪音弊端;此外金地艺华年的楼宇间距挨的比较近,目测不足50米,且社区住宅建筑全部为正南北坐落,这可能会对北端小高层低楼层房源的通风采光造成一定影响。然而社区中大部分的建筑均为楼层低矮的别墅,所以这种影响并不是致命的。
90公馆所在的小高层住宅楼是标准的一梯两户构造,底楼不设入户大堂,这样设计省却了不少公摊面积。90公馆室内是标准的三房设计,主卧与客厅朝南;简易的餐厅、厨房、卫生间居中;北向为两间房间。室内的卧室及书房均设有飘窗,并且这种飘窗为内飘窗,这种设计既保证了建筑外观的完整性,长期而言也有利于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属于高档公寓的设计手法;客厅设有落地窗和大面积阳台;户型整体的南向采光面宽达到7米左右,客厅与主卧加起来面积在35平方米。
卫生间采用科勒卫浴4件套;厨房启用方太灶具、油烟机;室内启用日立空调,实木地板